清晨推窗时,掌心传来木框的凉意,檐角垂落的冰棱折射着微光。这是我在北方小城度过的第十五个冬天,积雪正将街角那棵歪脖子槐树压得摇摇欲坠。母亲常说:"日子要像熬小米粥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"这句话总让我想起那些在冬日里静静沉淀的时光。
去年初雪那天,我照例在护城河边晨跑。拐过老邮局灰扑扑的砖墙时,忽然看见张爷爷蹲在雪地里。他裹着褪色的军大衣,正用冻得通红的手指拨弄雪堆下的枯草。"丫头看这儿!"他指着草根处几点嫩黄,"雪盖三寸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,这荠菜芽儿可金贵着呢。"老人掌心的冰碴在朝阳下闪着光,让我忽然明白《齐民要术》里说的"瑞雪兆丰年"不只是书本上的句子。
上周月考失利后,我常躲在操场角落背单词。那天又看见李老师抱着篮球经过,他忽然转身说:"小满你看这篮板,投不中的球痕和投中的擦痕,合起来才叫完整的比赛。"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斑驳的篮板像幅抽象画,让我想起苏轼"月有阴晴圆缺"的词句。原来生活的缺口里,也能照进月光。
此刻窗台上的冰花正在融化,水珠顺着玻璃蜿蜒出奇妙的轨迹。我摊开昨夜未读完的《浮生六记》,书页间夹着去年拾的枫叶。叶片边缘的残缺处,倒像是给秋光镶了道金边。忽然懂得陶渊明"勤靡余劳,心有常闲"的深意——正如雪落时细碎的声响,生命的真味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褶皱里。
清晨推窗时,掌心传来木框的凉意,檐角垂落的冰棱折射着微光。这是我在北方小城度过的第十五个冬天,积雪正将街角那棵歪脖子槐树压得摇摇欲坠。母亲常说:"日子要像熬小米粥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"这句话总让我想起那些在冬日里静静沉淀的时光。
去年初雪那天,我照例在护城河边晨跑。拐过老邮局灰扑扑的砖墙时,忽然看见张爷爷蹲在雪地里。他裹着褪色的军大衣,正用冻得通红的手指拨弄雪堆下的枯草。"丫头看这儿!"他指着草根处几点嫩黄,"雪盖三寸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,这荠菜芽儿可金贵着呢。"老人掌心的冰碴在朝阳下闪着光,让我忽然明白《齐民要术》里说的"瑞雪兆丰年"不只是书本上的句子。
上周月考失利后,我常躲在操场角落背单词。那天又看见李老师抱着篮球经过,他忽然转身说:"小满你看这篮板,投不中的球痕和投中的擦痕,合起来才叫完整的比赛。"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,斑驳的篮板像幅抽象画,让我想起苏轼"月有阴晴圆缺"的词句。原来生活的缺口里,也能照进月光。
此刻窗台上的冰花正在融化,水珠顺着玻璃蜿蜒出奇妙的轨迹。我摊开昨夜未读完的《浮生六记》,书页间夹着去年拾的枫叶。叶片边缘的残缺处,倒像是给秋光镶了道金边。忽然懂得陶渊明"勤靡余劳,心有常闲"的深意——正如雪落时细碎的声响,生命的真味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褶皱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