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棵扎根于教育森林的白杨,年轮里镌刻着十五载春秋。清晨的露珠折射出成长的光谱——5岁时,我被移栽到挂着彩色积木的苗圃。阿姨们用童谣浇灌我们,午睡时能听见蝴蝶在算术本上扑棱翅膀。那时的阳光是彩色的,穿透识字卡片在泥地上画出跳格子。
当枝丫触碰到七岁天空时,我们被移植到方正的田字格林场。每棵小树都绑着红领巾标牌,枝干必须朝着正南方向生长。记得某个蝉鸣聒噪的午后,我的枝桠偷偷伸向围墙外的野花,却被老师用圆规丈量着修剪回来。那年深秋,年轮里第一次尝到了铅笔屑的苦涩。
十二岁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。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育苗棚里争夺阳光,雨水敲打着函数公式的顶棚。园丁们举着量角器穿梭林间,把旁逸斜出的枝桠剪成标准夹角。那年我的年轮生出细密裂纹,却在缝隙里开出小小的野蔷薇。
如今站在十五岁的山岗,我望见远方机械轰鸣的加工厂。文科区的枝干被浸泡在历史长河,理科林的年轮正解析着分子密码。锯末纷飞中,我的年轮愈发清晰——那些被修剪的伤口处,嫩芽正破茧而出。
我是一棵扎根于教育森林的白杨,年轮里镌刻着十五载春秋。清晨的露珠折射出成长的光谱——5岁时,我被移栽到挂着彩色积木的苗圃。阿姨们用童谣浇灌我们,午睡时能听见蝴蝶在算术本上扑棱翅膀。那时的阳光是彩色的,穿透识字卡片在泥地上画出跳格子。
当枝丫触碰到七岁天空时,我们被移植到方正的田字格林场。每棵小树都绑着红领巾标牌,枝干必须朝着正南方向生长。记得某个蝉鸣聒噪的午后,我的枝桠偷偷伸向围墙外的野花,却被老师用圆规丈量着修剪回来。那年深秋,年轮里第一次尝到了铅笔屑的苦涩。
十二岁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。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育苗棚里争夺阳光,雨水敲打着函数公式的顶棚。园丁们举着量角器穿梭林间,把旁逸斜出的枝桠剪成标准夹角。那年我的年轮生出细密裂纹,却在缝隙里开出小小的野蔷薇。
如今站在十五岁的山岗,我望见远方机械轰鸣的加工厂。文科区的枝干被浸泡在历史长河,理科林的年轮正解析着分子密码。锯末纷飞中,我的年轮愈发清晰——那些被修剪的伤口处,嫩芽正破茧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