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生命的萤火在废墟中闪烁
美好 生活
3860

南半球的阳光依旧温暖,却照不透加勒比海北岸的阴霾。当我在地理课本上读到海地这个国家时,脑海里浮现的总是摇晃的校舍与褪色的联合国救援帐篷。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度,像被飓风卷落枝头的雏鸟,在命运的漩涡里不断坠落。

去年初春的强震,让本就脆弱的生命更加摇摇欲坠。砖石瓦砾堆叠的废墟下,被压断的铅笔与撕碎的作业本在余震中簌簌作响。我想起汶川地震纪录片里那个攥着半块橡皮的小女孩,她的眼睛与海地儿童的照片重叠——原来苦难真的会跨越经纬线,在人类瞳孔里留下相似的伤痕。

政治漫画家的笔锋总是锐利。拉尔先生画作中那只穿透地壳的巨手,既像是自然暴怒的具象,又像是贫穷编织的罗网。当我们的地理老师展示海地邻国多米尼加葱郁的森林时,光秃秃的国境线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。被砍伐殆尽的林木、漏雨的校舍、生锈的医疗设备,这些都不是天灾的产物,而是人祸结出的苦果。

但总有人在裂缝里播种星光。记得新闻里那个坚持在帐篷学校教法语的老人,他泛白的衬衫领口别着朵塑料向日葵。当摄像机扫过孩子们捧着破旧课本的手,我看见指甲缝里的泥垢,也看见他们跟着老师用法语念"希望"时眼里的光芒。这让我想起校门口卖烤红薯的阿姨,她总把零钱投进贴着海地照片的捐款箱。

联合国运输机的轰鸣声常被误解为又一次余震,但那些空投的药品箱上系着的蓝色丝带,正在编织新的安全网。我们班在义卖会上叠的千纸鹤,或许正挂在某个海地女孩的临时床前。当不同肤色的医生在废墟间奔跑,当各国文字书写的祝福跨越重洋,我忽然懂得:真正的文明,是懂得为远方的哭泣揪心。

晨光终将驱散漫长的夜。虽然重建之路比课本上等高线还要曲折,但每栋新校舍的封顶、每口深水井的喷涌、每株新栽木棉的抽芽,都在续写这个民族的故事。就像生物课上观察的苔藓,再贫瘠的岩石也挡不住生命的萌发。当国际救援船的白帆再度出现在太子港,我相信那不仅是物资的抵达,更是人类良知的靠岸。

分享给朋友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