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握在掌心的晨雾
把握 分钟
4706

清晨六点,我总爱趴在窗台看雾气升腾。那些细小的水珠刚凝结在玻璃上,转眼就化作蜿蜒的水痕,像无数透明的触角在窗棂间游走。母亲说这是时间在赶路,等太阳完全升起时,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历史课上老师讲吕蒙读书的故事,我总想起那个冬夜。建安年间的军营里,火把在风中明明灭灭,铠甲未卸的将军伏案执笔,砚台里的墨结了薄冰。孙权送来的《孙子兵法》摊开在案头,吕蒙用生满老茧的手指摩挲竹简上的刻痕,帐外巡夜的梆子声敲过三更,他忽然发现月影已悄悄爬过了第七片甲片。这个画面在我眼前反复浮现,原来挤时间的真谛,是把每个零散的光阴都当作种子,在生活的缝隙里悄悄播种。

朱自清先生描摹时间的笔触总带着凉意。那年深秋我去清华园,特意寻访他写《匆匆》时的旧居。老式台灯在玻璃罩里投下暖黄的光晕,钢笔尖在稿纸上拖出的墨迹还湿润着,仿佛能听见自来水笔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。忽然一阵穿堂风过,案头的稿纸哗啦啦翻动,惊觉百年光阴已从字里行间淌过。

去年运动会接力赛,我在交接棒时摔破了膝盖。医用酒精渗进伤口的瞬间,我忽然明白时间的伤口永远不会结痂——那些在课堂上走神的五分钟,晚自习偷偷打盹的十分钟,像永远补不齐的拼图碎片。现在我的书桌角贴着张便利贴,上面是父亲用毛笔写的《淮南子》残句:"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"。

分享给朋友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