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传统礼节:应继承还是应变通?
礼貌 东方
3553

  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,历史的长河里汇聚了众多的礼仪和世代相传的习俗。然而,在21世纪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下,这些传统礼节是否会成为时代发展的牺牲品,成为一段“声音已远”的过往,颇受争议。

  关于这一话题,舆论界分为两派。首当其冲的是“保守派”,他们坚信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。”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对传统文化的维护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承的坚持,五千年文明的结晶绝非虚无,如同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,保留传统礼仪便是我们文化底蕴的粮仓。的确,有些繁复礼节在当代似乎显得格格不入,但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于掩耳盗铃。

  以清明节为例,这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重要节日。家家户户慎终追远,扫墓、祭祀,借此寄托哀思,传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。虽然时代变迁,曾经的一些风俗如同叶落归根,悄然归于尘土,但那些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仪式,依旧散发着温暖的光芒,正如老子所言: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我们的礼仪是文化之道,非是枯燥条文可囿。

  然而,“开放派”则认为“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”,他们认为某些礼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,是进步的绊脚石。他们主张,旧礼当弃,新风当立,仅以更直接、简洁的方式传承文化精髓,避免被无谓的繁文缛节束缚。

  而对于旁观的许多人而言,这是一个“两难全”的抉择。我们的传统,如“景阳冈上斗智勇”的猛虎与“醉卧沙场君莫笑”的将士,皆不应被遗忘。礼节乃史书中不可磨灭的篇章,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和时代的印记。

  自我幼时,双亲便耳提面命:“火炼真金,良药苦口”,传承之物不容轻弃。礼节非独文化的承载者,亦是祖先智慧的结晶。争论无需争胜负,关键在于对待传统的态度,如同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我们应当珍视而非疏远,革故而鼎新。

  总而言之,传统文化的价值乃是“水滴石穿,非一日之功”所得保全。我们不能驱逐历史,正如清明节的青团一样,它不仅是食物,更是一脉相承的精神载体。虽然时代永远向前,但千万不可忘却了背后那片生发我们的土地,正因它们曾让无数莲花在历史的长河中绚烂绽放。

分享给朋友
相关作文